
雷竞技RAYBET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根治 | 科普时间
雷竞技RAYBET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公众对幽门螺杆菌都不陌生了,但当孩子的报告单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时,不少家长还是慌了:“要不要给孩子治疗呢?”一方面,家长不想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影响。怎么办呢?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会出现一些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如口臭、反酸、嗳气、餐后饥饿感、上腹痛等。感染时间较长且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会患上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这也是很多家长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但是,家长要注意,以上情况多见于成年人。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胃黏膜炎性反应程度较轻,相关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较低,发生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情况极为罕见。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后果并不特别严重,只有一少部分青少年或大龄儿童感染后,会出现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供儿童选择的抗生素种类少、抗生素相关副作用大、感染复发率高。同时,儿童服药的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继发耐药性感染。这些特点也是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点。
哪些儿童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如果孩子没有消化道相关症状,家长就不需要特别安排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临床上,医生一般不会对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规检测。
孩子有必要积极治疗吗
根据《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医生不会对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儿实施治疗。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应用的药物包括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等。若患儿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建议在专业科室进行规范化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精准诊治——联合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培养等综合评估,同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和药敏实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提高根治率,降低复发率。
预防永远重于治疗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三个: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一般为共餐制,使家庭中口-口传播成为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粪-口途径的传播多见于接触幽门螺杆菌患者内衣等贴身衣物后,进食前未及时洗手的情况。胃-口途径的传播多见于接触患者呕吐物等情况。
对于孩子,防治幽门螺杆菌的第一策略是预防重于治疗。家长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在家庭中切断传播途径,比如严格消毒餐具,不要口对口喂食,实行分餐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要注意分餐和餐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雷竞技RAYBET财经聚焦·小数据大经济丨工地“信息流”蕴含大国经济投资活力
雷竞技RAYBET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工地“信息流”蕴含大国经济投资活力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叶昊鸣
冬日的阳光下,位于贵州安顺的中铁二十三局黄百铁路红基隧道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装载机、混凝土泵车……各种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回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一千多公里之外,安徽东至县尧渡镇,当地干部群众正抓住农田水利建设的施工黄金期,调来大型挖掘机,加紧推进汪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大江南北,一个个建设项目工地上,各类工程机械的开工率和平均作业量,汇聚成反映各类工程项目投资热度的“信息流”,成为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参照。
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18号厂房”内,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遍布全国的上百万台挖掘机、吊装设备、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的大数据,汇聚成实时更新的“挖掘机指数”。
透过大屏看,最新的“挖掘机指数”彰显大国基建的稳步推进,映射投资活力:
2024年,各类机械设备中,最忙碌的要数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吊装设备,开工率达到72.91%,位居大类设备榜首。挖掘设备、工程设备开工率分别为58.87%和54.21%,忙碌指数位居第二、三位。
此外,从全国看,23个省份工程机械综合开工率超过50%,其中安徽、浙江、江西、海南、湖北、四川、福建、重庆、广东等省份开工率超过60%。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得益于“两重”“两新”等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政府投资持续发力,带动放大作用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明显回升。
挖掘机销量,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基建投资的回暖。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的统计,2024年12月份销售各类挖掘机19369台,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销量9312台,同比增长22.1%。
与“挖掘机指数”相呼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多项与项目施工建设和投资相关的高频数据也反映了向好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较三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31个省(区、市)中,18个省份四季度工程机械开工率较三季度上升。四季度,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9.1%,较三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
此外,作为反映项目投资强度重要先导性指标的工程项目中标热度指数也在2024年四季度快速上行,同比增长10.3%,其中12月份同比增速为30.5%,增幅较11月份扩大16.8个百分点。
“四季度上述多项指标呈向好态势,显示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不断发力显效,持续推动各类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随着更积极的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的韧性和内生动力,更好发挥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主任魏颖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明确指出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近期以来,各地铆足干劲,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动力:
向东看,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要项目常泰长江大桥建设进入冲刺阶段,1600多名建设者在浙江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进行大桥水下基础和桥墩墩身施工;
向西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两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
向南看,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项目建设紧锣密鼓,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以每天30多米的吊装速度推进;
向北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基本完工,枢纽周边“两横四纵”路网雏形显现……
“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不断增加的政府投资,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0%。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一系列新谋划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
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
下好投资“先手棋”,更好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惠民生、防风险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必将持续激发内需潜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雷竞技RAYBET重庆大渡口:“速渡办”招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雷竞技RAYBET 重庆市大渡口区,这座坐落于主城西南、临近长江的城区,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书写着老工业基地华丽转型的新篇章。近年来,大渡口区紧抓国家战略叠加与政策机遇,构建起以大数据智能化、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实现从传统工业到现代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转型的背后,离不开大渡口区招商团队,特别是“速渡办”等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招商品牌和高效服务机制的强力推动。
“服务效率太高了,我们的项目就像是被推着加速往前跑。”鲍斯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大渡口区的招商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2024年4月,这家专业从事生产压缩机、刀具、精密机件、真空泵、液压泵等高端精密零部件及成套设备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重庆寻找工业用地以建设气体净化设备生产基地。大渡口区的招商团队闻讯而动,第一时间上门拜访,根据企业的具体诉求,提前整理了地块信息,并进行了重点推介。通过后续招商团队的紧密跟踪和精准推介,最终促成了企业的投资落户。从初次接触到正式签约,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刷新了企业的“落地纪录”。
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彭东洁表示,这样的速度并非偶然,得益于大渡口区一套完善的招商运行体系。在招商实践中,大渡口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了“相约新重庆、投资大渡口”的招商引资“369”运行体系和4大类招商资源清单,着力打造“速渡办”等企业服务品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四快速”机制,即24秒“快速对接”、24分钟“快速推荐”、24小时“快速研判”和24天“快速签约”。这一机制确保了招商团队能够迅速响应企业需求,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
据了解,2024年,大渡口签订招商引资项目近50个、总合同投资额达413亿元,到位资金152亿元,成功引入天猫重庆总部、怡亚通集团、广物中南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大渡口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不仅注重速度,更注重质量。在招商过程中,该区特别注重项目的产业标识度,通过精准招商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布局,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项目集群。这些项目集群不仅提升了大渡口区的产业竞争力,也为该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近日举行的重庆市大渡口区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和招商引资“开门红”集中签约仪式上,君实启祥基金成功落地。君实启祥基金规模达20亿元,基金的落地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目前大渡口区已有200余家大健康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完整的医疗发展链条。
“近年来,我们围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新材料、生态环保、重庆小面等主导产业,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项目,致力于推动产业的集聚与升级。尤其注重项目的产业标识度,通过精准定位和靶向招商,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大渡口区招商投资局局长李文超表示。(记者 杨仕彦)

雷竞技RAYBET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雷竞技RAYBET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1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古丝绸之路正焕发新的生机。中国与各方携手同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筑就通向美好未来的阳光大道。
造福世界的“发展带”
“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深刻阐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
这是2023年10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伟大的思想,凝结着历史的智慧,启示着未来的方向。
从擘画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倡导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到提出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习近平主席为各方携手推进这项开创性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一载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
——我国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建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我国与多边开发银行联合筹建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基本建立了多元、稳定、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
——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与共建国家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160万亿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数量均居全球第一,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11月15日上午10时20分,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站台缓缓驶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2024年11月15日,第10万列中欧班列—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在重庆团结村站准备发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驰而不息,这支往返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跨越新里程,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如今,中欧班列已通达25个欧洲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的100余个城市,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共建“一带一路”奏响了“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
2024年2月1日,在陕西西安,消费者在“中欧班列(西安)进口商品年货节”上挑选哈萨克斯坦粮油产品。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共促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
今年10月26日,在位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吉国立技术大学内,由浙江承建的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正式揭牌。
鲁班工坊,是以中国古代杰出工匠鲁班命名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主要是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被称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
共建鲁班工坊是习近平主席一直关心推动的重要项目。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说,“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
2016年,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启运。8年多来,中国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日起,造福人民、惠及民生,就是其不变的目标。11年来,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实落地:
2014年12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泽蒙—博尔察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让物流运输变得快捷和成本可控;
甘肃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在敦煌市铁路西货站综合货场等待发车(2022年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2022年3月,中国援建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投入使用,改善了柬埔寨的医疗条件,降低了当地居民看病花销;
2024年8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瑙鲁艾沃港码头升级改造项目反渗透泵房正式通水运营,更好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建成启用,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帮助共建国家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11月29日,装运铁矿石的海铁联运班列经过福建莆田湄洲湾港罗屿作业区附近的一座桥梁(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发展的故事中,人永远是最活跃的主角。在共建国家人民眼中,“一带一路”是越来越好的生活,也是照亮前路的明灯。
斐济楠迪,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内,巨菌草长势惊人,11月份一天能长5到8厘米。
2012年,斐济农业和水道部楠迪推广官阿特勒尼·乌伊纳卡洛与中国专家紧密合作,将菌草技术引入斐济。“菌草不仅可以培育出高品质的食药用菌,还可作为优质饲料,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是斐济人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她说。
通过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建设菌草技术示范基地等交流合作形式,如今,菌草项目已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在脱贫、就业、治沙、发电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成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2024年8月26日,林占熺教授(右二)在福建农林大学向卢旺达留学生介绍菌草栽培灵芝技术。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断,阐明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价值。
跨越大洋大陆,人民心心相印。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深入推进;鲁班工坊、“光明行”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亮点品牌,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这条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携手谱写丝路时代新篇章
当地时间11月14日,在中国和秘鲁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进一步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规划。中秘将深化在基础设施和物流、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互利合作。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伙伴国家同中国双向奔赴,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
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秘书处揭牌,正式启动秘书处工作;
9月,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宣布将启动专利加快审查试点、地理标志保护和合作试点等一批新的务实合作项目;
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发布《“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路径……
今年以来,各方合作不断深化,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2024年9月2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来自伊朗的参展商(前左一)向观众介绍产品。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各国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光明。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有决心,有诚意,更有行动:
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1年多后,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其中,“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置于八项行动之首。
命运与共,逐梦同行。
这是愈加宽广的“合作之路”——我国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
这是充满机遇的“发展之路”——我国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
这是备受关注的“普惠之路”——我国将继续实施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和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预计到2030年可使相关共建国家的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同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中国将携手世界,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绘就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文字记者:魏玉坤、周圆
海报设计:潘红宇
统筹:徐曼、张善臣、郜新鑫、王宇轩